太可惜!这样吃内分泌药副作用更小,很多乳腺癌姐妹还不知道…
亲爱的乳腺癌觅友们,今天的直播文章,嘉宾是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乳腺中心李薇教授!我们主要整理了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:
亲爱的乳腺癌觅友们,今天的直播文章,嘉宾是江苏省人民医院肿瘤科乳腺中心李薇教授!我们主要整理了大家关心的这些问题:
免疫检查点阻断(ICB)疗法显著改善了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。然而,大多数癌症患者却几乎不能从ICB治疗中获益。破译ICB耐药机制,特别是肿瘤细胞内在因子介导的免疫逃逸,将有助于提高ICB疗效。
整理 | Nina当地时间12月10日~13日,全球瞩目的国际乳腺癌学术会议——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(SABCS)在美国圣安东尼奥隆重召开。与往年一样,SABCS 2024旨在向国际学术界、医师和研究人员提供有关乳腺癌和癌前乳腺疾病的前沿内容。在“近期突破性
乳腺癌已超过肺癌,成为最常见的癌症。最近的统计数据显示,乳腺癌是女性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,女性中的诊断率高达31%[1]。尽管通过早期筛查、诊断和多样化的治疗方法,乳腺癌的生存率已大大提高,但乳腺癌的复发和转移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。大约15-30%的患者会
内容资料来源:[1]曹晓珊,杨蓓蓓,丛斌斌,等.三阴性乳腺癌脑转移治疗的研究进展[J].中国癌症杂志,2024,34(08):777-784.DOI:10.19401.1007-3639.2024.08.007.[2]吴子声,李峰,张会强,等.乳腺癌脑转移患者
近日,2024年“全国乳腺病理年会暨第十五届乳腺疾病病理诊断研修班”在上海隆重召开,大会重磅发布了《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(2024版)》的更新要点。此次指南的更新不仅参照了DESTINY-Breast04(DB04)和DESTINY-Breast06(DB0
某些基因中的致病性生殖系突变可增加遗传性乳腺癌的风险。在所有乳腺癌病例中,约有5%至10%为遗传性,主要由致病性生殖系变异驱动,其中最常见的是BRCA1/2变异。生殖系突变还为治疗选择提供了依据,因为携带致病性BRCA1/2生殖系突变的患者可能适合接受基于PA
为大力促进“两癌”早发现、早治疗,全国妇联妇女发展部在女性之声推出了“两癌”防治科普宣教系列视频,通过专家学者的讲解,让广大女性对“两癌”防治有更多的了解。今天播出第四集《乳腺癌预防方法》。
近年来,随着治疗领域的不断进展,乳腺癌已被视为一种慢性病。对乳腺癌患者来说,当下的需求不仅是要活得长,还要活得更有质量。那么,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现在的生活质量怎么样?又该如何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呢?本期我们将为您介绍一个简单的乳腺癌生活质量自评自测方法,帮助您更好
近年来,乳腺癌的治疗模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,其治疗手段的演进也见证了医学科技的飞速进步。从最初的化疗药物,到如今的精准靶向疗法,每一步都凝聚着科研人员的心血和智慧,每一次的创新也都是为了更进一步地满足了患者的临床需求。本文将带您回顾乳腺癌药物的发展历程,从化
2024年12月10日-13日,第47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(San Antonio Breast Cancer Symposium,SABCS)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举行。本次大会
HER2阳性(HER2+)乳腺癌约占全部乳腺癌的15%-20%,患者预后往往较差[1]。尽管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疗效和延长生存期(OS),但大多数患者会发生疾病进展[2,3]。有研究发现,部分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(≥5年),但决定这种长期应答的影
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不仅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,还因其容易复发转移而增加了治疗的复杂性。研究表明,大多数与乳腺癌相关的死亡是由转移引起的[1]。那么,乳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有哪些呢?会有哪些症状提示我们可能发生了转移呢?本期我们总结了乳腺癌常见的四
近年来,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最大“杀手”,发病率持续升高。很多女性缺乏防治乳腺癌的知识,也是导致乳腺癌高发的原因。其实,乳腺癌并非不可预防。了解其高危因素,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,对于降低乳腺癌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。本期我们就来介绍一下乳腺癌的高危因素,
乳腺癌是一种局部器官(乳腺)原发的全身性疾病,其治疗方法也包括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两大类。所谓的局部治疗就是直接针对肿瘤及其周围组织的治疗,主要包括手术和放疗。大家对手术相对比较熟悉,但对于放疗,想象更多的可能是“辐射”、“损伤”,有的患者甚至因为惧怕,对放疗敬
12月12日上午,在第47届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(SABCS)“新型HER2疗法”的重要壁报专场(Poster Spotlight Sessions),荣昌生物首次对外公布了维迪西妥单抗治疗HER2阳性存在肝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Ⅲ期临床研究数据,这是全球首个
创胜集团-B(06628.HK)公布,2024年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(SABCS)发表了基于人源化LIV-1抗体的新型抗体偶联药物(ADC)的最新临床前研究结果。ADC-1和ADC-2这两款抗体偶联药物使用公司专有抗体,通过位点特异性结合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载
创胜集团-B(06628.HK)公布,2024年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(SABCS)发表了基于人源化LIV-1抗体的新型抗体偶联药物(ADC)的最新临床前研究结果。ADC-1和ADC-2这两款抗体偶联药物使用公司专有抗体,通过位点特异性结合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载
是中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,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列我国女性恶性肿瘤的第2位和第5位[1]。2024年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:2022年我国女性发病率为51.17/10万。也就是说每10万个女性当中,每年就有51个人新发乳腺癌,位于女性癌症第2位【1】。
创胜集团-B(06628.HK)发布公告,2024年圣安东尼奥乳腺癌研讨会(SABCS) 发表了基于人源化LIV-1抗体的新型抗体偶联药物(ADC)的最新临床前研究结果。ADC-1和ADC-2这两款抗体偶联药物使用公司专有抗体,通过位点特异性结合拓扑异构酶I抑